PP管的熔體通常具有高粘度,在加工過程中,熔融的PP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窄縫、澆口等多種流道,因而有些摩擦在加工中是很不利的,即聚合物熔融時分子間的內摩擦,以及聚合物熔體與加工機械表面的外摩擦,這些摩擦使熔體流動性降低,減少了加工效率,同時嚴重的摩擦會使制品表面變得粗糙,缺乏光澤或出現流紋。為此,需要以提高潤滑性、減少摩擦、降低界面粘附為目的潤滑劑。潤滑劑除了改進流動性這一主要任務外,還可以起熔融促進劑、防粘連和防靜電劑、脫模劑、爽滑劑,以及色澤改性劑、與沖擊改性劑的作用。
潤滑劑可粗略地分為內潤滑劑和外潤滑劑,實際每一種潤滑劑都有可以實現某一要求的作用,總是內外潤滑共同作用,只是在某一方面更突出一些。同一種潤滑劑在不同的聚合物中或不同的加工條件下會表現出不同的潤滑作用,如高溫、高壓下,內潤滑劑會被擠壓出來而成為外潤滑劑。
在PP管的生產中,我們還會遇到一些粘連現象,比如在PP薄膜生產中,兩層膜不易分開,這給自動高速包裝帶來困難。為了克服它,可向樹脂中加人少量增加表面潤滑性的助劑,以增加外部潤滑性,一般稱作抗粘連劑或爽滑劑。
一般潤滑劑的分子結構中,都會有長鏈的非極性基和極性基兩部分,它們在不同的聚合物中的相容性是不一樣的,從而顯示不同的內外潤滑的作用。按照化學組分,常用的潤滑劑可分為如下幾類:脂肪酸及其醋類、脂肪酸酞胺、金屬皂、烴類、有機硅化合物等。
潤滑劑滲入到PP管中的速率受其可溶性控制,而可溶性則決定于潤滑劑的分子結構及相對于聚合物的極性,潤滑劑和長鏈分子之間不太強的結合可產生類似于滾動軸承的作用,因此其自身能夠在流動方向上排列,從而互相滑動,這是內潤滑的方式。
PP管與潤滑劑結合強度越弱,就越容易移動,相容性越差。在一定壓力下,它們會從配合料中擠出,覆蓋在表面上,在聚合物和機器壁之間起潤滑作用。如果形成一層隔離膜,失去了對機器壁的粘附,這種“過潤滑”會妨礙塑化以及平穩的流動。在長鏈分子區域的內潤滑劑會影響熔體的粘彈行為,有可能會降低熔體的離模膨脹。
實際上,在PP管加工中潤滑劑具有多種效能,例如在混煉、壓延加工時,能防止聚合物粘著料筒,抑制摩擦生熱,減小混煉轉矩和負荷,從而防止聚合物材料的熱劣化。在擠出成型時,可提高流動性,改善聚合物料與料筒和模具的分離性提高長期運轉性。在注射成型時,可提高制品的脫模性。另外還能改善制品的外觀和光澤。
從加工機械角度來看,在混煉、壓延、搪塑等成型加工中,外潤滑劑有重要作用,在擠出、注射成型中,內潤滑劑則更有效果。
潤滑劑的用量一般在0.5%一1%,選用時應注意:1) PP管的流動性能已滿足成型工藝的需要,則主要考慮外潤滑的作用,以保證內外平衡;2)外潤滑是否有效,應以它能否在成型
溫度時,在塑料面層結成完整的液體薄膜為準,因此外潤滑劑的熔點應與成型溫度接近,但要相差10-30℃方能形成完整的薄膜;3)不降低PP管的力學強度以及其他物理性能。本文由http://www.pdguan.com/提供
蘇公網安備32118202000560號